喜讯:我校张连学教授成功入围“2015年度第十三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评选”候选人。11月2日,新文化报以《执著30年育出良种“人参娃”》为题,对张连学教授的事迹进行了采访报道。
执著30年育出良种“人参娃”
候选人:张连学
年龄:60岁
身份: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参茸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
推荐理由:
经过30余年的反复筛选、培育、淘汰,张连学和他的团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终于培育出“集美”等人参新品种,解决了我国人参生产没有良种的难题,将人参产量提高。目前,我国人参农药残留量标准已经从最初的1.0ppm下降到0.01ppm(ppm表示一百万分之一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远低于韩国农药残留量标准0.5ppm。张连学的科研成果使我国人参病害的生物防治在国际上占据绝对优势。
身边人评价:
张老师每次下参地都衣着朴素,坐在地上和农民吃一样的饭,没有一点学者的架子。他是一个很接地气的教授。
———吉林农大中药材学院院长杨利民
张老师对人参有很深的感情,常常一大早上钻进参地,天黑了还没回来。已经60岁了,脚程却比年轻人还快。
———学生王国丽
人物语录:人参是吉林的一张名片,但平心而论,无论在生产产值、加工技术还是在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还是与韩国存在差距。中国80%的人参来自于吉林地区,在某种程度上,吉林人参的振兴也意味着国家人参产业走上了振兴之路。
———张连学
“世界人参在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吉林人参的成长,就是中国人参的成长。在过去的33年里,张连学一直在与人参打交道,成功解决了农药残留问题。他和团队的默默付出,让中国人参逐渐站到了世界的舞台上。
30年育出人参良种
作为“百草之王”、“百药之首”,人参在我国中药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33年前,张连学开始投身于人参的研究。虽然吉林是中国人参的主要产区,但当时整个产业链不成熟,中国人参还不足以得到世界的认可。
“管理者不注意选种、山林开发过度,导致人参种源抗病、抗寒性退化。”为了培育出中国自己有代表性的人参良种,张连学开始了“寂寞”的人参育种工作。
“从母代种子到子一代种子的周期需要4年,为了保证性状稳定,又需要选育7代以上,也就是28年。”由于出成果慢,几乎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风险。但张连学却坚持,搞好人参产业,育种是源头,一定要研究出成果。
想要做好育种,要先收集优质的人参资源,这要靠脚踏实地地田间调查。张连学常常带着团队深入田间,“最近有没有遇到特殊点儿的人参?”每次与参农打交道,他都不忘问一句。
反复筛选、培育、淘汰,30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张连学和他的团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终于培育出“集美”等人参新品种,人参产量也随之提高12%~20%。
10年降低人参农药残留
张连学说,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参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1995年前后,有一批300余吨的人参出口到美国,因农药残留量问题,被当地定为“有毒人参”,后来都被销毁了。这件事,对于中国人参的国际声誉造成极大影响,“要想挽回声誉,必须着手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张连学也受到很大触动。
五氯硝基苯是中外参农常用的农药。它能有效防治土壤病害,但具有高残留性,目前已被列为国家禁用农药,但仍有些参农偷偷使用。张连学定期在抚松、集安宣传农药使用的相关知识,告诉农民如何规范使用农药,减少了五氯硝基苯等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了人参质量。
从1997年起,张连学着手研究如何破解人参病害的生物防治问题。张连学说,最初的想法是找到一种对五氯硝基苯有抗性的生物,从而达到降解的目的,但却始终找不到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微生物。一次,他看到一本关于微生物研究的杂志时突发灵感,调整思路,经过对微生物上百代的选择,终于在2006年破解了生物防治病害的难题,有效降低了人参的农药残留。
如今,我国人参农药残留量标准已经从最初的1.0ppm下降到0.01ppm,远低于韩国农药残留量标准0.5ppm。
20年攻克人参下山难关
夏季一到,学校里就几乎看不到张连学的身影,在远离长春的实验基地里,他一守就是四五个月。
学生王国丽说,张老师下参地都会查看土壤和人参。“你会看到一个衣着朴素的老人,蹲在地里东摸摸、西闻闻。只要他下乡,就一定找农民唠家常,他说在农民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
“我曾到过一些种植过人参的山,光秃秃地寸草不生。”荒凉的景象让张连学很沉重。长期以来,为了栽培人参,大量砍伐森林,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张连学想为农民解决这个问题。经过20年的努力,张连学和团队一起攻克了人参“从山上到山下”的难关。农田栽参基本成功,并且开始在实践中推广。
数据显示,2013年,吉林省非林地栽参研究开发面积已达到3300平方米,创造了单产1.8千克/平方米的纪录,大面积平均单产比韩国高20%,为目前国际上的最好水平。
产业发展需提升科技含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积极鼓励人参种植,人参产业规模迅速发展。由于市场滞后,一度造成供大于求,人参价格大幅下滑。
“在人参加工上,我国当时技术十分落后,用大锅煮、凭经验看火候,加工方式粗放,人参质量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张连学带领团队研发出控制温度、湿度、排潮等数据模型,实现了加工过程中的自动监控,有效提高了人参质量、药材成分、皮色等。
“韩国是举全国之力打造人参产业,目前,我国只是吉林省在唱独角戏。”研究人参多年,张连学对中韩之间人参产业存在的差距,有着清楚的认识,“目前国际市场上,韩国人参的价格高,一部分原因是品牌打得好,宣传方式比较多,另外在加工工艺、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上,也是需要我们借鉴的。”
“单靠种植人参不可能种出千亿、万亿产值,还是要提升人参产品的科技含量。这需要政府研发新的大型加工设备,通过政策扶持企业改良设备,提升工艺水平。”张连学表示,人参产业有必要上升为国家战略,使之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品牌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