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吉林农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 1
人民日报报道中办国办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12
新华网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19
吉林农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和“双特色”建设步伐,实现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奋斗目标,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改革背景
吉林农业大学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特色办学之路。2017年3月,学校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开启学校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学校先后实施了跨专业门类招生培养、机关定岗定编定责、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科研绩效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效果,在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形势和任务的深刻变化,学校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显现,距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双一流”“双特色”建设的要求、增强服务东北振兴能力的要求、广大师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基层学院活力不足、办学资源日益紧张、高层次人才数量少、全员考核机制不健全、高水平学科建设有差距、标志性科研成果不多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没有出路,单项和局部的改革已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大力推进综合改革,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全面加快学校发展步伐。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东北教育发展新突破增强服务全面振兴战略能力的实施意见》、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牢固树立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理念,以一流建设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以完善的制度建设为保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大力推进综合改革,不断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改革目标
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快速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在新一轮学科评估和ESI评价中实现突破性进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本为本”得到深入落实,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内培外引工作力度,高层次人才比例、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申报,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经济社会服务影响力等方面取得大的收获;建立科学的调节分配机制,促进办学资源高效利用,缓解学校办学资源紧张状况;大力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逐步实现“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营造出风清气正、井然有序、奋发向上、干劲十足的良好环境和氛围。通过综合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吉林农业大学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综合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革中汇聚师生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切实维护其根本利益,确保改革为了师生员工、依靠师生员工,成果让师生员工共享。
突出问题导向。对照高等教育形势任务和学校发展目标要求,查找差距,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找准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举措,有效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抓好统筹协调。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又要兼顾事业整体发展。处理好即将实施的改革措施与已经实施的改革措施之间的衔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完成好每一项改革任务,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服务振兴发展。提高政治站位,把学校的改革发展与乡村振兴、东北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综合改革,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改革任务
(一)学科建设机制改革
依据学校发展目标定位,按类别、分层次、有计划地推进学科建设,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加强监管,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新格局,突出学科建设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龙头地位。
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按照“双一流”“双特色”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整合学科资源,凝练学科方向,促进交叉学科和“新农科”发展,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围绕产业发展链条打造特色学科专业群,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合理调整学院等办学机构设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园艺等学科建设,力争获批博士学位授权。
2.推进分类建设,实施差别化管理。充分分析和论证学科发展实力及未来发展潜力,进一步明确优势特色学科。按照分层次、有重点的思路,建立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攀登学科、培育学科等学科建设梯次。在整体推进学科建设的同时,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取得学科建设新成效。
3.建立保障体系,加强学科监管。落实国家学位授权审核、二级学科自主设置调整、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项评估)等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及学科定期评估制度,建立起学科动态监测机制,完善学科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及时掌握学科发展状况,加强学科建设的监督、指导。
4.强化管理考核,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根据学科建设需求,整合现有的国家部委级、省级、校级三级科研平台,完善平台管理办法,强化平台管理考核,提升平台建设质量。在重大关键领域、重大技术需求,以及重大成果转化等方面,充分发挥平台作用。
5.强化团队建设,形成教学科研合力。实施激励政策,积极打造以高端人才领衔、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骨干、青年优秀人才为支撑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以通识教育改革、跨学科课程开发、高水平教学成果推广、青年教师培养为主要内容,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成一批名师领衔、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教学团队。围绕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组建研究方向相对固定的学科及科研创新团队,并加大扶持力度。
(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大类招生改革为统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以及素质教育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巩固人才培养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6.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对接“专业在前、学校在后”的高考录取改革,平衡专业间生源差距。引入第三方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流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群。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制定大类招生培养专业分流方案。
7.完善保障措施,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研教改,制定国家级教学成果培育办法,以标志性教学成果带动教学质量提升。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建立课程质量标准,强化过程考核,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专家库,加强教学保障队伍建设。
8.强化专业建设,增强专业实力。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建设指导意见及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思路,积极优化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良性竞争机制,淘汰不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专业,新增符合建设需要的专业,以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协调发展。
9.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整合实验室资源,成立校院共建共管的实验教学中心,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形成功能依次递进的阶梯式实践教学平台。打破制度瓶颈,选聘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学习及实践实习实训。
10.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理顺研究生教育培养职能。优化整合研究生教育资源,深化招生、培养、教育、管理等制度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重心下移,形成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构建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机制。
11.推进趋同化管理,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强化国际学生人才培养理念,优化国际学生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国际学生教育培养的职责分工,在各职能部门、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实行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实现趋同化管理与差异化管理的有机结合。
12.转变管理服务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成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实施学生工作部门大部制改革,加强学生工作的统一管理,完善全员育人有效机制,提高学生工作成效。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计划,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13.深化合作办学,构建校院融合办学新模式。紧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立足农业全产业链,坚持产学研协作,深化农科教融合,依托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合作育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学校与农业科研院所融合发展,培养“一懂两爱”拔尖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建立互惠共赢的长效机制,解决好兼职人员合理取酬、合作成果共享、教学科研资源共用等瓶颈问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吉农校院融合”办学新模式。
(三)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机制改革
坚持科研强校,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转变科研管理模式,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创新引领学术,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成果服务社会,夯实学校改革发展的坚实基础。
14.强化基础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加强政策导向,实施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师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力度,鼓励教师聚焦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目标,潜心开展基础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研究项目的申报和高水平论文等成果产出方面取得突破,切实提高学校基础研究整体实力。
15.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标志性成果。制定国家级科技成果培育办法,在人参、食用菌、粮食深加工、动物健康养殖、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推广等潜力较大的研究领域加大引导支持服务力度,形成科研合力,为产出重大成果创造条件。
16.完善科研管理评价系统,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建立以科学分析为基础、目标管理与创新发展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从科研组织与管理、经费、项目、人才与团队、平台建设、高水平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重点指标增长率等八个方面评价科研工作成效。
17.强化社会服务责任,拓展社会服务职能。结合区域产业特色,组建专家团队,培育科研项目,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合理布局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基地,在省内建设3~5个具有科研、教学和示范功能的农业综合试验站。制定科教人员社会服务管理办法,引导科教人员深入一线服务“三农”。
(四)人事制度改革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持续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完善岗位分类管理方式和分类考评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调动广大教职员工投身学校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18.加强内培外引,打造高端人才队伍。制定引进高层次人才、优秀博士管理办法和师资博士后管理办法,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校工作。构建校内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人才成长特点,有针对、有重点的靶向培养与支持,实现人才梯队发展的良性接续。设立“吉农学者”人才奖励计划,加速培育高层次人才队伍。
19.建立培训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能力素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建设。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积极拓展校外资源,搭建教师实践锻炼平台,突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系统提升教师队伍综合能力和素质。
20.优化教师工作量结构,建立合理的酬劳机制。实行教师工作量分型管理,设置教学工作量上限标准,提高超课时费标准。调整教师工作量结构,清晰划分课程教学工作量和非课程教学工作量,单独核算研究生导师、本科生导师、学生竞赛指导教师、指导国际学生、指导社会实践、开展科教兴农、担任教研室主任、“双带头人”等兼职工作量。
21.探索岗位总量管理模式, 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全面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思政、教辅、工勤等岗位核定工作,科学设置岗位数量,整合资源,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强化职能。核减机关管理岗位数量,构建“小机关、大服务”工作模式。核减工勤岗位数量,提高效率,降低劳动风险,推进依法用工。
22.完善评聘办法,发挥职称杠杆作用。推进职称评审改革,充分发挥职称评聘在改革发展中的杠杆作用,有效激发专业技术人员潜力。修订教师(科研)、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等系列职称评聘条件。针对不同系列类型,进一步细化职称评聘条件。
23.推进全员聘任考核,激发教职员工工作动力。进一步推进全员聘任考核工作。根据岗位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聘用考核办法和分配机制,定期开展考核工作。结合岗位实际,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建立起优劳优酬、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
24.建立监督机制,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建立投诉、受理、问责和反馈的快速反应机制。发挥纪检监察职能,设立并公开投诉电话、投诉电子邮箱,及时解决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进工作作风转变,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师生员工满意度。
(五)办学资源配置方式改革
大力推进以公用房有偿使用为核心的办学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促进办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25.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公用房有偿使用。对学校公用房的配置、使用、管理进行全面改革,实行分级管理、有偿使用、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发挥公用房使用效益。开展全校公用房资源普查与调研,建立完整的公用房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制定学校公用房管理制度,确定公用房配置标准,出台收费指导性意见。
26.建设共享机制,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的有效利用。建立健全以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开放机组为基本单元的资源共享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构建大型仪器设备相对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的共享模式。鼓励、支持、引导具备条件的院级单位将公用房、机组适当集中管理,建立院级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网络管理中心,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办法和绩效评价机制。
27.实施会计制度改革,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认真落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会计人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优化财务管理服务流程,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开通网上支付系统,实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实施“网报”“网签”,切实解决师生报账难问题,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28.转变管理方式,促进节能减排。制定节约用水用电管理办法,落实主体责任,增强节约意识,充分发挥水电管理平台作用,减少浪费,提高水电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基础设施改造,逐步实施计量收费管理。
(六)校院管理体制改革
以提高治理能力为主线,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划分学校、学院、职能部门的责权,逐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构建学校规划监管、学院自主运行的管理模式,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实现学校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29.推进体制改革,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构建“学校、学院、学院基层组织”的管理框架和治理层级。下移管理重心,强化学院职能,逐步形成学院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办学主体地位和责任,对条件成熟的学院逐步下放人、财、物管理权限。
30.强化决策机制,建立有效的民主管理体系。强化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落实学院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整合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能,发挥教授委员会在学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31.推进开源节流,建立增加收入鼓励机制。建立奖励节约、惩罚浪费的有效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学院围绕教学科研主业,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依法依规开展有偿服务,增加学院经费收入。根据国际合作办学、开设辅修专业等不同项目的特点,制定学院经费收入管理、分配、使用办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职工收入。
32.实行目标考核,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根据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比重和学科建设任务等因素,把学院划分成不同类型进行差别化目标管理和考核,提高学院发展成效考核的准确度和科学性。建立起以考核评价为基础的资源分配和利益分配机制。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党委加强对综合改革的统一领导,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抓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在学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各学院要根据学校综合改革的整体要求,制定符合学院实际的改革实施方案,做到一院一策。各职能部门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全力推进改革,确保取得扎实成效。
(二)加大建设力度
增加投入,加大建设力度,提升基础设施对学校改革发展的保障能力。升级和完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着力打造智慧型校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推动学校综合改革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三)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确保各项改革措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根据综合改革要求,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及时做好“废改立释”工作。同时,要加强制度的有效执行,全校上下都要养成认真学习制度、严格遵守制度、遇事查找制度的自觉性,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在推进综合改革中的保障作用。
(四)强化监督检查
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综合改革工作,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争做综合改革的拥护者、实践者、推动者。制定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把各项改革举措分解落实到位。完善督促检查制度,建立奖惩问责机制,定期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将落实学校改革任务和推进改革成效纳入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确保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五)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形成广泛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改革合力。对改革中的重要决策、专项子方案等内容要广泛征求意见,进行科学论证,确保改革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注重形成改革共识,增强改革信心,夯实改革基础,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宣传改革成效,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中办国办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2018—2022年)》
《人民日报》( 2019年02月24日01 版)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实施方案》指出,今后5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时代主题,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主线,聚焦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紧迫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统筹实施各类工程项目和行动计划,着力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着力补齐短板、优化结构,更好发挥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作用,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目标任务,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2035年奋斗目标夯实基础。
《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重点,带动全局;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分区规划,分类推进。总体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全面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目标,全面构建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普及,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学习大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实施方案》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
一是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课程教材建设全过程,把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有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增强中小学德育针对性实效性,从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改进德育方式方法,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开展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德育活动。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当中,深入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大力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家庭和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劳动、实践育人机制。
二是推进基础教育巩固提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健全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专业化管理队伍,加强幼儿园质量监管与业务指导。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组织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支持中小学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三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健全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标准,完善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等系列制度和标准,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四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建设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建设方案,研究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燎原计划、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完善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科教融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紧缺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完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价体系。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创新服务能力,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支持高等学校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五是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编制管理,修订高等学校、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分类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分配办法和内部分配办法。补强薄弱地区教师短板,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银龄讲学计划、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
六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开展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推动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设立“智慧教育示范区”,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构建“互联网+教育”支撑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
七是实施中西部教育振兴发展计划。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稳步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补齐中西部教育发展短板,加快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继续实施中西部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东部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计划,“部省合建”支持中西部地区14所高等学校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行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推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加快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八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发展雄安新区教育,优先发展高质量基础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新机制新模式建设雄安大学。深化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相关的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效流动。构建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加大区域内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的力度,搭建各级各类教育协作发展与创新平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有序流动。促进海南教育创新发展,依托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新时代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九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快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完善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政策,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教育资源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建立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行动计划。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大力支持中外民间交流,加强中外体育艺术等人文交流。优化孔子学院区域布局,加强孔子学院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加大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力度。
十是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定高考改革方向,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进一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完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全面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终身学习制度体系,加强终身学习法律法规建设,搭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多种学习成果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加快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深入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
《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质量,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加快完善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学校法治工作,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三是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四是加强教育督导评估,有效发挥教育督导“督导评估、检查验收、质量监测”职能,保障教育事业优先优质发展。
《实施方案》最后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上来,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本地区落实方案。各部门要主动履职尽责,确保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国务院教育督导部门定期组织督导评估,压实落实责任。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和做法,凝聚全社会共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共识,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2019-02-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分为五个部分:一、战略背景;二、总体思路;三、战略任务;四、实施路径;五、保障措施。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四个自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
一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各领域各环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战线,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小学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传播机制。
二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完善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标准。建立健全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紧跟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以师资配备、生均拨款、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要素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和办学条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分类制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健全国家教材制度,统筹为主、统分结合、分类指导,增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系统性,完善教材编写、修订、审查、选用、退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
三是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提升民族教育发展水平。
四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实现困难群体帮扶精准化,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推进教育精准脱贫。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促进医教结合。
五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畅通转换渠道。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六是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分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学校,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综合运用招生计划、就业反馈、拨款、标准、评估等方式,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体制。
七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完善教师资格体系和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强化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政策。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八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
九是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组织的合作。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优化出国留学服务。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建立并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推进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拓展人文交流领域,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特色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在海外建设“鲁班工坊”。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推进与国际组织及专业机构的教育交流合作。健全对外教育援助机制。
十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健全教育法律实施和监管机制。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继续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鼓励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组织属性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监管机制。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路径:一是总体规划,分区推进。在国家教育现代化总体规划框架下,推动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教育现代化规划,形成一地一案、分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动局面。二是细化目标,分步推进。科学设计和进一步细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划周期内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现代化。三是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完善区域教育发展协作机制和教育对口支援机制,深入实施东西部协作,推动不同地区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四是改革先行,系统推进。充分发挥基层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为确保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二是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完善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全面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是完善落实机制。建立协同规划机制、健全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教育发展监测评价机制和督导问责机制,全方位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