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国中医药报以《包海鹰:菌物药领域的探求者》为题,对我校包海鹰教授进行了报道。
她常常深入山区调查菌物资源,带领团队在菌物药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包海鹰:菌物药领域的探求者
△包海鹰在俄罗斯采集药用菌。
包海鹰是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用菌专家。她生于1965年,父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医整骨传承人、第三届国医大师包金山。
1987年她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1996年在长春中医药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吉林农业大学获得药用菌物方向博士学位。2004年包海鹰进入韩国忠南国立大学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回国后,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带领下,从事菌物药研究,主要挖掘整理我国民间、民族及中药中的传统菌物药,探讨其“三性”(药性、活性、毒性)、用药规律、抗肿瘤作用机理、体内代谢途径及新产品研发等。
26年来,包海鹰随爱人图力古尔教授常常出入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进行菌物资源天然状况调查研究。虽有跋山涉水、艰苦劳顿之苦,却始终坚持不懈。每年春季和秋季都赴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山区、森林、草原调查药用菌资源,采集样品,再带回实验室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
蘑菇“侦探”为公众鉴毒菌
她凭借深厚的生物学和中药学功底,与图力古尔教授一起为公众健康准确鉴定有毒蘑菇,开展蘑菇科普。
2012年7月,陕西省汉中市部分山区群众采食野生蘑菇中毒,导致50余人住院治疗。包海鹰夫妇接到了汉中市政府发出的救援申请,他们立即动身前往汉中。在当地,通过查看32份野生蘑菇样品的资料和留样,进行准确科学鉴定。包海鹰夫妇的鉴定结论,为汉中市有效防控群众误食野生蘑菇中毒,提供了科学依据,控制了中毒事件的继续发生,为保障公共食品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这种专心科研、精诚敬业、大爱无疆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人们。
采集珍贵的蒙古口蘑
包海鹰来自内蒙古草原,在中药学和生药学领域,她执着、坚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为了研究蒙古口蘑这种只在文献中看到过的珍贵食药用菌,包海鹰几年来曾多次到内蒙古呼伦贝尔进行考察调研,却无果返回。
2010年的一天,内蒙古相关部门打来电话说寻找到了蒙古口蘑。包海鹰二话不说立即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带上助理直奔火车站前往呼伦贝尔。由于最近的一班火车满员,包海鹰购买了无座票,一直站到了海拉尔,下车后乘坐牧民的摩托车来到发现蒙古口蘑的蘑菇圈现场,仔细观察这一珍贵菌的生长环境、生态及土壤情况,采集标本及分离菌种,得到了有关蒙古口蘑的珍贵一手资料。
凭着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凭着几十年如一日的认真和辛苦,包海鹰已是同龄学者中的佼佼者,她在探索求知的科研道路上,一直坚守着爱岗敬业的理念。
挖掘保护好菌物药
经过不懈努力,包海鹰带领她的团队在菌物药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先后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奖。她主编的全国农业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已经成为中药专业的重要教材。
包海鹰说,她的目标就是通过对菌物药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尤其通过对濒危菌物药深入研究,使其逐个进入药典,从而有效保护这些中药。此外,还要研究药食同源的菌类,使更多的种类进入保健食品和新资源食品行列,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公众。
20世纪70年代,日本、韩国兴起桑黄热。20世纪90年代初,包海鹰的团队开始对桑黄进行深入研究考证,完成了“药用木腐真菌‘桑黄’资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和“‘桑黄’类药用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资源及其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机理研究”项目。
在中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桑黄被记载为“桑耳”,在唐代本草著作《药性论》中首次出现“桑黄”的二字。在宋代唐慎微的《大观本草》中也首次出现描绘“信州桑黄”的图片,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桑黄图片。那么在现代被称为桑黄的三十多个物种中哪个是真正与中国古代描述相吻合的中药桑黄呢?经过查阅大量的古今文献,结合实地调查、探访、采集及实验室内的钻研等多种途径,他们相继在山东夏津、河北承德、新疆阿克苏等地古桑树上均发现并采到桑黄,多方面的事实证明现代桑树上生长的粗毛纤孔菌,与古代医学典籍上记载的桑黄是相吻合的,是真正的传统中药桑黄。产地百姓也都叫其桑黄并在民间广泛应用。主治的疾病与现代很多病症相当,如免疫功能低下、体内肿瘤或恶性胸腹腔积液等。
包海鹰主要从事的是中药学和生药学教学与科学研究,尤其经导师李玉院士指导,她在其负责的生药学学科创造性地设置了菌物药研究方向,并首次提出了“菌药生药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新名词。
26年的教学工作中,包海鹰培养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共计近1万人。她的很多学生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李晓峰)